第79章 大葱蘸蒜泥(2 / 3)

养得过分接地气了。 “舅父,我也想去!”无聊;嬴小政举起了手中啃了一半;大葱。 “好。”朱襄道,“跟紧我,别乱走,别乱摸。” 嬴小政点头,继续啃大葱。 李牧皱眉:“政儿去,会不会有危险?” 朱襄道:“有你保护,不会危险。巴人也是秦;子民,他出来一趟,遇到械斗也算难得,多增长一点见识,就当上课了。” 李牧叹气:“好吧。政儿,跟紧我。” 嬴小政一边啃大葱一边点头,小脑袋里琢磨是跟紧舅父,还是跟紧老师。 李牧看着馋,也摸了一根大葱啃。 啃了一口,他就皱眉。每次看着政儿啃大葱啃得十分香甜,他都忍不住想试试,结果每次仍旧无法习惯生大葱;味道。 朱襄笑话了李牧一顿,生了一堆火,把李牧啃了一口;大葱烤熟后撒了一点盐,才没有浪费了这一颗好葱。 朱襄做好决定,李冰也一同跟去看热闹。 都墨带着五十人跟上,乌压压;秦军把正在对峙;两个山寨;人吓得半死。 都墨前去解释时,朱襄好奇地抱着嬴小政去参观他们对峙;堡垒。 两个山寨;人有模有样地挖了堡垒,竖起旗杆,手持木盾和青铜长|枪,看上去至少有个某岛国战国争雄;水准。 怪不得械斗会引来国家军队下场了。 都墨很快领来两个山寨;寨主前来拜见朱襄。朱襄视线刚投过去,两个寨主就扑通跪下,跪得之迅猛,让朱襄再次吓了一跳。 “两位老人请起。”朱襄;秦话说得很慢,不知道板楯蛮能不能听懂。 还好两位寨主都经常与秦人打交道,秦话很流利。 他们争先恐后地磕头,希望朱襄能保佑他们有个好收成。 朱襄一头雾水。 都墨道:“民间说朱襄公是仙人。” 朱襄哭笑不得:“我刚驳斥了一群用仙术招摇撞骗;人,怎么我也变成了仙人?老人家快起来,我不是什么仙人,我是秦国长平君,一个很会种地;普通人。” 朱襄把怀中嬴小政放在地上,将两位老人扶起来。 他浑身;蒜味,冲得两位老人都皱起了脸。 朱襄心里很尴尬。但没办法,他没有比大蒜更万能更有用;药了。 还好他名声在那里,即便闻到不习惯;味道,两位老人也只当这是贵族身上;香料,习惯之后,还不住吸气,想多闻几口。 朱襄更加尴尬,连忙转移话题。 他将自己驳斥方士;事告诉两位老人,再次重申自己不是仙神,不要将自己当做仙神后,表示自己能教导他们种土豆,青片寨可否卖一点土豆给红片寨。而此事是红片寨理亏在先,红片寨要多出些东西赔礼。 听到朱襄说自己如何拆穿方士;神仙伎俩,两位老人不但没有把朱襄当做他口中;普通人,反而更加敬畏朱襄。 若遇到仙神,他们自己也将信将疑,如果那些仙神不能给他们好处,他们大概率是会把仙神驱逐或者杀掉。 但朱襄是做出了实绩;能人异士,那可不是虚无缥缈;仙神能比;。若是惹怒了朱襄,朱襄是真;能搓出火焰和冰霜毁了他们;山寨。 朱襄见他们惶恐不安;模样,十分无奈。自己;劝慰好像起;作用不大? 但还好,惶恐也能让人听话。两个山寨;人在郡守李冰;见证和主持下,结束了械斗,交换了土豆和兽皮。 还好这次械斗没见血就结束了,否则还真不好调解。 李冰有多年官吏经历,对调解械斗十分熟练。他没想到,朱襄比他还熟练。 朱襄苦笑。上辈子在乡村中搞试验田;时候,农学教授;工作可不是只有种田啊。在农民眼里,农学教授是高级知识分子,有什么大小事都爱来找他,他会身兼半个“村官”。 朱襄瞬间安抚住寨民,被寨民奉为贵客。 嬴小政没亮出自己秦公子;名号,就跟着朱襄坐上了主位——朱襄坐主位,他坐朱襄怀里。 朱襄接受了寨民赠予;珍贵物品,取出了一些大蒜回赠,告诉他们大蒜;功效。 “土豆虽然产量高,但很耗费地力,至少需要隔一年种下一次。土豆和菽、谷、蒜轮种效果最好。” 朱襄本来想赠予他们辣椒。巴蜀人怎么能不种辣椒?不过辣椒与土豆有同样;病害,不能轮种,大蒜更适合和土豆轮种,还能防治血吸虫病,更适合半渔猎;寨民。 朱襄教导他们如何土豆脱毒,如何育芽切块,发青发芽;土豆不能吃等种植知识,又巡视了他们现在;田地,教导他们如何堆肥垄地,保养水土。 山区耕种不易,到了现代仍旧脱贫困难,朱襄能做;事不多。 与其费尽心思教导他们怎么在狭窄;山间耕种,朱襄更倾向于劝说他们搬家,搬到山崖下;平地上建立村庄。 现在巴蜀地广人疏,此刻不搬家,之后就没地给他们搬了。 巴人却很犹豫。 秦人还叫他们“蛮夷”,他们便自己也没把自己当秦人。离开山林;遮掩,他们担心秦人会害他们。 朱襄听完他们;顾虑之后,轻轻拍了拍嬴小政;脑袋,道:“政儿,记住寨民;烦恼,这是你需要解决;事。” 嬴小政仰着头对寨主道:“我会写信给君上,让他发诏令宣布你们都是秦人,不是蛮夷。你们给秦国交税,就是秦人,不准秦国官吏歧视你们。李郡守,我说得对不对?” 李冰道:“公子所言极是。老翁,你放心下山,我就是蜀郡郡守,相信我。” 寨民仍旧很犹豫。 朱襄笑道:“不用这么急着搬,明年、明年;明年,你们什么时候想办下来都可以。只是巴蜀没有战乱后,外面很多人都想进入川蜀。途径石门;人多,你们尽量早点搬,不然好地被人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