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6章 传承(2 / 2)

初唐小闲人 子率以正 1075 字 2个月前

,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儒家经典。

这个进度,放在世家大族的子弟身上,自然算是慢的,他在江南,见过四岁的孩子可以背诵《论语》

但若是放在寻常庄户人家的孩子身上,绝对是天才。

毕竟,小虎儿两年前也是四岁,还在撒尿和泥玩。

李让对他们的要求也不高,只要比他们的父辈强,能够在侯府的庇护下成为一介地方小吏,那就是顶天的进步。

至于要他们一步登天,那是在为难他们,李让也不会做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。

总归一代更比一代强,就是好事。

考较完几个孩子的学问,李让开始和几个小伙伴聊起正事。

当然,所谓的正事无非也就是村子里发生的变化,以及开办养猪事业,村民们去香水和肥皂作坊里工作有没有遇到什么难处。

一顿侃天侃地下来,李让也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。

总的来说,村子都在朝好的一面发展,大家的日子也是在侯府的庇护下过得越来越好,基本上不需要他怎么插手。

村民们唯一担心的,就是几个老人。

他们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,身体一天比一天弱。

这个时代,讲究的是寿高福重,更能福泽后人,若是几个老人忽然去世,又没有新的人瑞补充上去,对太平村民众来说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。

一顿饭也不知道是怎么吃的,待几人尽兴之后,恍然间已是夜半三更时分。

送走了几个小伙伴,李让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子。

越发觉得让医家进驻太平村一事刻不容缓。

人瑞,别看好像没什么实际作用,但在几千年的孝道文化浸染下,早就已经变成了精神图腾的象征。

中原王朝,历来就有举孝廉入仕的传承,足以说明孝之一字早已浸入汉人的血液骨髓之中

老的人瑞逝去,那就必须要有新的人瑞补上,如此才算传承有序,福泽绵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