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0章 这他娘是黄巾?(1 / 2)

乌桓突骑是不可战胜的吗,许辰觉得并不是。

乌桓骑兵更被称作乌桓突骑,其主要作战方式,是骑兵冲击,骑射反而是少量存在,这是在马鞍和马镫不断普及下兵种演化的结果,也是游牧在长期与大汉的斗争中妥协的方向。

当大汉的骑兵穿轻重甲衣在战场上横冲直撞的时候,骑射战术对汉军的所能造成的伤害也就显著下降。

这实际上是两种文明在装备竞赛上的胜负,没甲的就是比有甲的吃亏,而且是吃大亏,而一直以来在这上面吃亏的都是游牧文明,这也是大汉一直到三国结束,都能稳压游牧一头的缘由。

整个汉末三国,除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算是以骑射闻名,其余的骑兵兵种莫不是以突骑大放异彩,到魏晋南北朝的时候,骑兵战术更是完全往具装突骑的方向发展去了。

田石头身着重甲,骑马行出阵地,一举一动之间便有鳞甲碰撞的金铁之声,阳光让黝黑的甲片反射光芒,一种厚重而沉闷的力量感,随着马匹的缓慢行进展露出来。

而在田石头身后,同是身穿重甲的一千重装步卒严整列队,一支支长矛斜指敌军阵地,宛如金铁长林,令人见之发寒。

阵地两侧,各有五百重骑,士兵莫不是与田石头一般被金铁包裹,只是静静的持骑矛矗立,除了马匹会偶尔因为紧张的气氛躁动一下,整个骑兵阵地都保持着足够的平静,也正是这种蓄势待发,更显得危险和可怕。

至于后方的三千步卒,虽然没有重甲,但一样阵列严整,在重甲步卒后方,一架架巨大的床弩停放整齐。

除了操作床弩的士兵,左右还有持长戟与持连弩的士兵交错而立,所有人做好了对战的准备。

“兄弟们不必害怕,胡人虽擅骑术而悍勇,但缺少甲衣阵型散乱,就算骑兵数量五倍于我又能如何,昔有一汉当五胡,今天咱们也可以一黄当五胡!”

大战之前,田石头缓缓驱马在阵前喊话,顿时激起黄巾齐声呐喊“威武”。

乌桓五千骑兵集阵所带来的压迫感十分强烈,但是这并不能让黄巾惊慌和恐惧。

得益于开放的军事制度,黄巾整个军官体系,都对各种潜在敌人的战术战法进行过分析研究,这种群体认知,完全可以免除对未知敌人的慌张和恐惧。

黄巾上下的大小军官都神色肃然,心中充满了战意。

骑兵数量不对等,就真的完全打不了吗,只怕未必!

短暂的时间过去,战斗双方都完成了战争准备,随着乌桓骑兵呜咽的号角声响起,中心战场的战斗双方也就随之而动。

双方接近至两里时,五千乌桓突骑还是在缓慢前进,这是兵马在冲刺前调整状态的时候。

直到距离变成一里路,乌桓军阵便有一千人开始加速,几乎是几个眨眼的时间,先头突骑的速度便提至巅峰,就如同一股强大的黑风猛地倾轧过去,光是马蹄的踏步声就让大地开始发出沉闷的颤动。

最后数百米的距离,对于高速行进中的突骑不过是转瞬之间的事情而已。

然而这个时候,黄巾步阵前列的重装步兵竟也完全没有退缩之意,反而是在呐喊之后齐步压上,一排排的长矛斜刺,一下迎了上去。

骑兵克制步兵,这似乎是常识,然而真正精锐的重装军团,绝对不惧硬碰硬的打法。

只不过乌桓骑兵却也不是傻子,作为作战经验丰富的游牧突骑,他们看到前方重甲铁林根本不会傻傻的撞上去,他们的目标,是后方的普通步卒。

眼看双方就要接触的时候,乌桓突骑一个信号,便依靠着精湛的骑术飞快调转方向,就像是两股潮水从左右两边奔涌过去,完全绕过了黄巾前方的钢铁丛林。

然而田石头也早有预料,伴随着旗语信号,黄巾左右等待的重甲骑兵也随之而动,经过一段距离的冲锋之后,与乌桓突骑整个碰上。

双方针尖对麦芒,在双方高速的直接碰撞之下,一把把长长的骑矛远远刺去,强大动能之下,一旦击中敌人就会瞬间穿刺血肉之躯,铁与肉的碰撞一下绽放在骑兵交锋的每个角落。

乌桓骑兵的骑术和冲杀技巧更加娴熟,但是黄巾的重甲以及密集训练,却可以弥补这些缺点。

一个个马匹快速冲撞在一起,很快重甲的优势就渐渐显露出来,黄巾依靠着更强的防护和更大的重量,慢慢就在残酷的力量搏杀中站稳脚跟。

一队一队的轮番冲锋之下,乌桓的劲头竟硬是被黄巾重骑给压了下去。

然而,这时候后方的四千乌桓突骑也迅速出动,在骑兵交锋最为焦灼的时候冲向了后方。

黄巾阵前的重甲步兵笨重的劣势一下出现,只能慢慢的随着敌人的主攻方向进行应对,但是乌桓突骑的速度实在太快,先一步就已经绕至后方。

面对汹涌而来的突骑,后方的普通军阵也并没有慌乱,床弩迅速的调转方向,士兵们也摆好了连弩和长矛阵型。